欢迎访问打假观察网!
今年,通辽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促进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,精心部署,全力开展“五大行动”,提振发展信心,提升发展质效。
一是开展“个转企”培育行动。按照“实施一批、带动一批、储备一批”的工作思路,组织建立“个转企”培育库。将注册登记一年以上、已在税务部门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,以及产值和销售规模较大的商贸流通类等列为重点支持对象。截至9月底,全市培育入库个体工商户289户,现已完成“个转企”24户。
二是开展“小升规”培育行动。开展小微企业入规升级专项行动,建立“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”培育库,全市新增资质建筑业企业108家。同时启动实施了龙头企业培优、规上企业护航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、小升规企业培育四项行动,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库,目前在库企业32户,全市升规企业11户。
三是“四新”主体培育行动。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,征集“揭榜挂帅”项目需求17项。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,组织征集三批科技金融需求共68项,协助9家科技企业融资超1.4亿元。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创新型、专精特新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称号,2023年获得自治区工信厅认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共有15家,认定数量同比增长66.6%;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。目前全市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24家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家。
四是开展现代农牧业市场主体培育行动。积极开展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工作,已有18家企业递交了申报材料。通过采取国家、自治区、市、旗四级联创的方式,开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,新创建旗县级以上农牧业合作社示范社101个、示范家庭农牧场131家,评定市级示范社34个。按照《2023年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精品培育行动工作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要求,确定13家企业推荐的农牧业品牌目录进入精品培育名单。深入推进“蒙”字标认证。今年指导22家企业、16个产品品种申请“蒙”字标产品“团标”建标,已有18家企业申报“蒙”字标认证。
五是开展特色文旅产业主体培育行动。通辽市市场监管局组织旗县积极开展申报工作,最终向自治区农牧厅推荐3个嘎查村申报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,推荐申报1个精品景点线路。积极组织旗县乡镇申报自治区“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镇”评选工作,全市8个苏木乡镇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“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镇”。充分挖掘全市丰富的文化资源,策划、引进和组织申报培育休闲街区工作,孝庄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拟认定为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,支持小微企业入驻各旅游休闲街区,繁荣旅游经济、提升旅游消费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利用衔接资金下达各类乡村旅游类项目资金5836.6万元,发展文旅产业项目,吸纳农牧户就业,促进农民增收,带动乡村旅游产业提升。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