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打假观察网!
居民在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。(记者罗韬摄) 湘潭在线客户端7月28日讯(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姿雯)“听说我们社区有新店开业,特意过来看看。”7月28日一大早,岳塘区建设路街道霞光社区80岁的黄启霞来到居委会,专程为“新店”而来。这天,由湘潭市食安办开设的霞光社区反食品浪费公益店开业,这是湘潭市首家反食品浪费社区公益店。 公益店的货架上摆放着酱油、料酒、白醋、香醋、米等生活必需品。店内的墙壁上挂着一块黑板,清楚地写明了上架商品的名称和到期日期。和普通商店不同的是,公益店的商品“进货渠道”很特殊且进货成本为零,有的商品是商家免费赠送的,有的是质检机构在抽样检测后合格样品的备份样,其中大量属于“临期食品”,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。记者查看发现,这些“临期食品”的保质期还剩下1个月到12个月不等。 居民在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。(记者罗韬摄) 店长李亚思是社区的食品安全专干,负责公益店的日常管理。她说,前期通过市食安办的牵线搭桥,他们与市快消协会进行了对接,已有10余家企业明确将为公益店提供免费食品并送货上门。食品送到后,他们会先进行入库登记,食品名称、数量、入库日期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信息一一登记入册。再根据实际情况,优先给社区的困难群体提供一部分,剩余的则摆到货架上。公益店每周五限时开放。 商品免费,但并非是谁都可以领取,且不能无限制地领取。“按照按需领取的原则,每人一次限领1样。”霞光社区党委书记刘雯介绍,霞光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小区大多为老旧小区,以社区居委会所在的霞光村为例,1100多户居民中,有六成以上为老年人,困难群体也占两成左右。目前,公益店仅为困难群体和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生活所需。 如何确保领取了“临期食品”的群体在食品保质期内安全食用?在领取食品时,公益店工作人员就会将领取人及食品的过期日期等关键信息记录下,并定期检查记录本,在食品将要过期之前,上门或电话提醒领取人尽快食用。 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,反食品浪费社区公益店给社区居民带来实惠的同时,也能为部分商家、食品生产经营者解决浪费的难题。接下来,他们将集结更多的商家、食品生产经营者、质检机构和社区参与公益店的建设,营造反食品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相关附件: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