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打假观察网!
近日,省食检中心联合省农业科学院等机构,成功在“FoodChemistry: X”上发表一篇SCI一区论文,影响因子5.182分,题目为“Identificationand Verification of Key Taste Components in Wampee Using WidelyTargetedMetabolomics”,中心高级工程师尹青春为第一作者。本研究借助广靶代谢组学,对黄皮中关键性口感物质进行了筛选和验证,首次揭示了其作用机制,为黄皮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,并为海南黄皮品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。
本研究选择了2个海南当地品种YF1(甜味)和YF2(甜酸味)进行品质分析,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开展广靶代谢组学研究。研究表明:
1.通过主成分分析(PCA)和聚类分析,YF1和YF2的成分被清晰分离,2个品种间有449种差异代谢产物,包括29种碳水化合物和29种有机酸。
2.通过定量验证,6种关键性口感物质在2个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,其中,D-半乳糖、D-甘露糖和D-果糖6-磷酸是YF1黄皮甜味的主要来源,L-柠檬酸、2-羟基戊二酸和3-甲基苹果酸在YF2黄皮中占主导地位,对甜酸味贡献最大。
3.这些差异代谢物在“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通路”和“C5分支二元酸代谢通路”中显著富集,通过影响抗坏血酸对糖和有机酸的调节而发挥关键作用。
图1 海南YF1和YF2黄皮果实
图2 海南YF1和YF2黄皮中差异代谢物筛选与分类饼状图
图3 关键差异代谢物的KEGG通路图
论文链接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2590157522000591
原文链接:https://amr.hainan.gov.cn/yw/gzdt/202204/t20220428_3182612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热门点击